炎炎烈日,不妨碍学生们对欣赏艺术的热情;繁繁学业,亦不会让学生们因此疲惫。究竟何事,让学生们如此热忱?
因为对艺术的执着!为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学生们欣赏艺术的兴趣,掌握鉴赏艺术的方法,就在5月14日下午,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国际体系高一年级的学生们,在课程处鲍主任的带领下,奔赴文博会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分会场,一起欣赏2018年深圳国际雕塑展,享受这场雕塑艺术的“饕餮盛宴”。
本次国际雕塑展的策展人韩湛宁先生为我们介绍此次雕塑展的主题为“动见:城市公共艺术的新视界”,旨在向受众们展现出艺术家们的城市精神。艺术品所展现出“以人为本”的互动精神,突破了原始的静态雕塑艺术的模式框架,故许多雕塑在供于欣赏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韩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特别推荐单元、动态雕塑单元等七个展区。在特别推荐单元里,我们欣赏到了雕塑大师克劳斯·布利(Claus Bury)的作品《比特费尔德拱道》,这拱道似供似桥、似楼似梯,亦能放置在水面之上,具备实用价值;学生们仿佛对动态雕塑单元更感兴趣,放置在户外的的雕塑作品《共享单车》,不仅仅让大家欣赏其惟妙惟肖的雕刻艺术,人们更能骑上去踩动单车,使另外两架单车齐动,同学们无不为之惊叹!室内微小精密的雕塑更不计其数,巧夺天工!有会发出音乐响声的石头,看似平常的一潭泉水,再配上叮咚之石,顿时严肃的雕塑馆内仿佛有泉水涓涓,可谓极具自然;还有那环环相扣的钟摆球,牵一发而动全身,只需稍微一触碰,整个摆球都会随之运动,管内不时传来赞叹之声,同学们也仿佛认识到了,真正美的雕塑艺术是呈现与人的互动,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作者们的深刻的艺术简介,亦能造福普罗大众。
在静态雕塑馆中,我们看到了经典的人物雕塑,如《少年王勃》,举手投足之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初唐四杰”之首;再如那《高山流水》,俞伯牙再无知音的落寞亦刻画的淋漓尽致;再如那雕塑《列夫·托尔斯泰》,那深邃的眼眸中,显露出俄国文豪深刻的思考和渊博的学识。学生们在欣赏雕塑艺术的同时,亦体悟了历史,了解了许多雕塑背后的历史故事,对艺术和文化的结合,有了一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