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课题

林周华-《趣味生物实践课》课程纲要

2022-09-16

  一、课程概要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实验校。建校以来一直推动课程体系重构,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需课程等构成的课程谱系,提升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趣味生物实践课》拓展课在明德的良好的课程改革“土壤”中“生根发芽”,在两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课程宗旨

  《趣味生物实践课》课程是一门以国家课程生物学为统领,以趣味性的生物学实验等相关活动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具有一定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初中生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二)课程性质

  《趣味生物实践课》是明德拓展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初中生物学的巩固、拓展和延伸,体现生物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在掌握生物学基础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

  (三)实施原则

  1、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动手,不易为学生包办所有事情,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投入学习过程中。

  2、注重发展性与创新性的原则。在探究活动课中鼓励学生灵活多变,树立创新观念,敢于质疑。

  3、紧扣知识技能统一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主体活动应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学情基础上设计活动内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努力提升每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感情态度,做到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开发校本课程《趣味生物实践课》旨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为明德学子提供课外拓展平台,增设与必修课程内容相区别的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增加实践机会,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实验设计、操作能力等生物学核心素养。明德校园内还有“明德植物园”、“明德动物园”等现有的特色资源,能为校本课程提供了不少可利用的动植物材料,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身边环境的情感态度。

  基于以上情境,本课程的目标为:通过与国家课程教学同步的校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实验科学的理性思维,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树立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学生能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

  该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课程一级主题分类、下设拓展活动的思路进行总体设计,全面体现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要求,对七、八年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分别确立了学段的具体活动内容和教育教学重点。

  (一)课程内容结构与要求

  该课程以结合学校资源的趣味性实践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同学段的具体的活动主题及活动内容如表格所示。

表1 《趣味生物实践课》校本课程体系结构及活动内容

年级

学段

国家课程一级主题[2]

(《趣味生物实践课》)

校本课程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具体内容

七年级

七上

科学探究

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调查明德植物园

在校园的植物园内进行生物种类的调查,全班分成6个小组,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表,调查结果在班级内PPT的形式展示。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显微镜的使用练习;

制作校内植物\动物的装片,观察细胞

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技能,练习观察各类永久装片;

观察植物细胞:利用明德植物园内现有植物如紫背菜、黄瓜、西红柿等材料制作装片并观察;

观察动物细胞:利用八年级学生观察完的田鸡所残留在水缸中的表皮细胞制作装片并观察

生物与环境

、神奇的地球

观看BBC纪录片《地球脉动II》,全班分小组讨论并选出片段,对片段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进行分析。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认识孢子植物——水藻、葫芦藓华南毛蕨

认识花的结构——火焰木

、认识果实和种子——豌豆荚与豌豆种子

观察校内现有的孢子植物了解孢子植物的特点。

火焰木的解剖:利用校内植物火焰木,认识花的结构并进行解剖观察;

豌豆果实和种子的观察:利用植物园内种的豌豆,观察果荚和豌豆种子

七下

生物圈中的人

、人体八大系统的认识

观看纪录片认识人体八大系统,并结合纪录片的内容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学期末绘制八大系统思维导图。

“从受精卵到婴儿”专题讨论

观看胚胎发育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学习人的生殖系统生殖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学校午餐食谱的设计科学性

研究学校午餐食谱,从营养方面分析科学性和合理性讨论如何改进。

十一“抗生素旅游历程

学生写出注射抗生素抗生素在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内所经过的地方,绘制成图,展示并交流。

八年级

八上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十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小组合作制作迷宫,制定实验方案对仓鼠进行饥饿处理,训练仓鼠通过尝试与错误获得觅食的学习行为。学期末完成实验报告,课上展示实验结果[3]

生物的多样性

十三植物的多样性与植物分类;

采集校园植物并制作腊叶标本、对植物进行分类、初步鉴定(学习使用识花君”app、植物科属检索表植物图鉴等工具),写鉴定标签。学期末腊叶标本收集册,汇编明德校园植物标本集》

生物技术

十四细菌真菌的接种与培养;

十五超净台无菌操作与菌种分离技术;

十六酸奶的制作

细菌真菌的接种与培养:利用培养基对不同环境下的细菌真菌进行接种培养观察

超净台无菌操作与菌种分离技术:在超净台无菌环境下对培养的细菌真菌进行划线分离,培养出单克隆细菌菌落

酸奶的制作: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在家制作酸奶并和家人品尝,用word文件整理制作过程照片和文字说明。

八下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十七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家蚕的饲养与观察:从蚕卵开始,观察卵的孵化、幼虫的发育变化、蜕皮、结茧、羽化、雌雄蛾交配、产卵等过程。

健康地生活

十八、流感的来袭

在班级内模拟一场流感病毒传播的过程(教师指定学生扮演流感患者,在班级内分发作业本过程中传播 “流感病毒”),学生讨论该模拟中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情况

  (二)不同学段(年级)课时安排、实施场所要求

  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至周五其中一天的下午的16:00-17:00拓展课时间段,每周1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一个学期共20课时。走班制,学生组成由选课决定。学习内容与国家课程同步,分为七上、七下、八上和八下四个学期的内容。活动场所主要在生物实验室,可容纳30人以上,配备每人一台光学显微镜、每人一套实验操作工具、四人小组合作工具,另外配备具备摄像功能的显微镜一台、体视镜两台。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

  1、观察法:组织学生对植物组织器官、动物结构的观察,探究生物的特征和习性,了解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演示法:如教师在学生面前演示显微镜的操作、超净台的使用方法、播放关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模型视频等。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的实验、调查、探究活动等。

  4、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

  5、讲授和训练:精讲主题活动涉及的核心知识。

  (二)评价方法

  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聚焦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学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教。评价内容主要包含生命观念、生物学科思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四方面。那么评价方式则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1、学习成果评价。如仓鼠走迷宫实验报告、显微镜观察结果照片、腊叶标本、课上分享成果PPT等作品的评价。利用成果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仓鼠走迷宫实验报告成果评价表

评价方式

/

评价内容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综合评分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性

10分)

 

 

 

 

数据真实具体

10分)

 

 

 

 

实验过程效果

10分)

 

 

 

 

小组成员分工具体

10分)

 

 

 

 

反思与改进

10分)

 

 

 

  2、学习过程观察评价。如仓鼠走迷宫实验数据和录像效果、师生互动、小组组员互动情况、活动参与程度表现的观察等。利用过程性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活动过程性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互评

师评

参与态度

15分)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3分)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3分)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3分)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3分)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3分)

 

 

 

获得

的体验

15分)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3分)

 

 

 

7.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3分)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3分)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成果。(3分)

 

 

 

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3分)

 

 

 

能力

发展

15分)

11. 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3分)

 

 

 

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3分)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3分)

 

 

 

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

 

 

 

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3分)

 

 

  3、练习和测验,对学生阶段性的知识性学习效果的检测。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在实施以来,结合主题内容构思所需要的素材,已开发和利用的校内资源有:明德植物园、动物园、实验室、植物腊叶标本、动植物装片、细胞模型、纪录片、自编教学课件资料、活动过程所记录的图片和录像等;校外资源有:学生家长、野外、网络资源、手机软件等。

  (四)实施保障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课程改革在鲁江校长的带领下,已得到巨大的发展,学校大力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开发拓展课程,且学校安排的上课时间里,周一至周四的下午16:10-17:00的时间段,专门安排拓展课程,腾讯的相关技术团队也帮助学校建立选课系统,在学期开课前,学生集中选课,选课后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课表,周一至周四的拓展课都是不同的。《趣味生物实践课》深受学生欢迎,加上有学校大力支持课程经费和活动空间,课程得以开展各色的活动,如采集校内植物并制作明德校园植物腊叶标本集等特色活动。